经典小说网 www.jdxsw.cc,最快更新破晓:抗日之流氓部队最新章节!
第二十六章 二进宣城
翟勤的战术确实出其不意,他发现这个时候的城市不像后世那样,每个中心主城都是保留着古城墙,这是封闭的环境,几乎不用修建工事。
鬼子占领的就是这样的古城,这相当于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进攻,可以出兵攻击任何地方。退回可以依靠城墙防守。虽然在现代武器的情况下作用不是很大,可也不是轻易能攻占的。
国军坚守这样的地方,因为鬼子有飞机,有坦克,有大炮,进攻要容易得多。可是当国军进攻的时候,却暴露在鬼子的飞机大炮之下。
直到这个时候,翟勤才明白,为什么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没有收复任何重要的城市。而八路军只能打游击战,不能进攻县城以上的地方。面对这样的古城墙,没有重型炮火的部队,各本无法进攻。
翟勤不要炮兵,不要任何大炮,即使迫击炮都不要,是有他的理解。弹药不足,没有汽车,有炮兵将拖慢部队行动速度,要是比炮火根本就不如鬼子。人家有飞机,那么干脆就不要任何火炮,保持部队机动能力。
失去炮火支援,同样也无法攻占重要坚固的阵地。后世穿越的优势让翟勤掌握两点,第一抗战初期鬼子是十分狂妄的,不断的胜利,让他们根本没有瞧起中国军队。骄兵必败,这是永恒的定律。第二点就是鬼子兵力有限,只能占领重要的城市和交通沿线,广大的农村根本没有多少兵力。伟大领袖的战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农村包围城市,十六字游击战术”这些后来人的翟勤是牢牢记住。
他大胆的设计出这一次战术,当部队安全抵达宣城城下的时候,翟勤虽然累的跟三孙子似的,可是他非常高兴,证明自己算计得对。确实,鬼子太狂妄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有部队在山林中穿过来。
用一夜时间,翟勤的独立大队七百人在绿叶山穿过,抵达宣城城下。根据程世忠的侦查和上一次进攻的经验,这一次利用黑夜,翟勤把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埋伏在宣城西门两侧的荒草地中。每个中队不到二百人。全都散开埋伏在荒草中,屏住呼吸盯着远处黑暗的城墙。
翟勤的大队部和李乐带领的第三中队在距离城门几百米的一个土岗后面。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四周都是悄无声息的沉静。在城墙上的鬼子巡逻哨兵,并不知道几百米之外潜藏着好几百的独立大队士兵。
在城里的第35旅团长手冢省三少将,还在沉沉的睡觉。昨天的进攻并不顺利,杨林乡阵地的坚强出乎他的预料。根据大日本皇军特工总部的情报,坚守杨林乡的是支那军两个旅,都是临时拼凑的部队,战斗力一般,应该是很容易突破。可是飞机大炮进攻一整天时间,虽然支那军伤亡惨重,可他们竟然没有后退。
他已经命令第116联队长片冈角次中佐和124联队的小界方格中佐,明天全力进攻,务必突破当面防线,攻占宁国,打破薛岳的防线。根据报告,在宣城杀害大日本皇军的独立大队就驻守在宁国,手冢省三少将要消灭翟勤,报仇。
天渐渐的亮了,当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宣城的城门打开。这是苏皖咽喉重镇,交通要道,本来是十分繁华的,可是战争让这里变得行人萧条。
鬼子西城守卫部队是后勤士兵,主力部队全都调往杨林乡进攻去了。西城门的是龟田少尉,带领十几个宣城治安队的汉奸,懒洋洋的打开城门,把木质的栅栏和鹿角丫杈搬出来,拦在门口只是留出一个出口,在两侧的沙包垒成的工事里面架起两挺机枪。
这些都是日常活动,龟田根本就不相信支那军会进攻宣城,上一次是因为城里只有八百人的一个辎重大队。可现在是两个大队还多,兵力两千多人的旅团部。再说皇军正在进攻杨林乡阵地,支那军能不能守住都不知道呢。
龟田看着远处已经微微露头的太阳,今天是个好天气。他伸了一个懒腰:“哟西。”
治安队小队长麻三立即递过来一支香烟,给龟田少尉点着。点头哈腰的说道:“太君,你的休息,站岗我们的干活。”
龟田得意的点点头,在他看来中国人就是贱,在一个搬来的椅子上坐下来。
远处的翟勤举着望远镜,看着城门前的一切,嘴角是凶狠的冷笑。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到了这个时代变得凶残起来,身边的张敏和张娟她们更是紧张,不管多么想打仗,可是真的面临战场的时候,身躯竟然有些发抖。
翟勤看了一眼张敏说道:“进攻开始你们原地埋伏,不要乱动。”
张敏狠狠的瞪了翟勤一眼,一把抢过来他的望远镜看向远处。翟勤气的骂道:“他妈的我是大队长,竟然这样对我,小心休了你。”
张敏她们五个可是凭着一腔热血,根本就没有亲临过战场,最后行军的时候几乎是两个士兵架着她们一个才完成的。本来就感到十分没面子,还不断的被翟勤打击。这时候放下望远镜,狠狠的在翟勤大腿上掐一下。
这一下疼的翟勤跳起来:“妈呀,女人怎么都爱掐人?翟贵,发令进攻。”
翟贵举起枪向着天空连着打响三枪。“呯呯呯”三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寂静的清晨。
突然的枪声让门前的龟田少尉一愣,枪声在远处,他一下站起来向远处看,可是他什么也没看到。就在他还没有明白应该怎么回事的时候,突然在近距离的两侧传来机枪的声音。龟田少尉心头的念头还来不及想,就被子弹击中。
张猛和朱厚的两个中队可是有四五十挺机枪,在草从中尽力放低身子,紧紧的贴在地面,早就盯着门前的鬼子。当三声枪响的时候,机枪手翻身起来,轻机枪一顺就是一阵狂扫。
为了不惊动鬼子,距离在二百米之外,这个距离射击精度十分成问题,可是最大的优势在于机枪密度太大。门前只有一个鬼子班十一个人,还有十几个治安队的汉奸。暴雨一样的子弹让这些鬼子都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为枪下亡魂。
张猛大喊道:“机枪压制城墙,其他人冲。”
第一中队的士兵一跃而起,向着城门杀去。翟勤的独立大队是四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十人一个分队,每个小队一个机枪分队,那就是五挺轻机枪。两个中队就是四十挺轻机枪。
机枪手立即半蹲着向城墙上射击,不断向前跟进。在宣城指挥的35旅团长手冢省三少将太大意了,他的士兵都驻守在城下,城墙上只有站岗的哨兵。
翟勤发动进攻的时间太奇怪了,在任何人想来都应该是夜晚,或者白天。可是翟勤选择在清晨,天刚刚亮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
这是任何人都最大意的时候,暴雨般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让训练有素的鬼子也有些发蒙。驻守西城门的是工兵第12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池田一郎少佐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张猛和朱厚指挥的两个中队已经杀进城门。
对于天天玩命训练跑步冲锋的独立大队来说,二百多米距离就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门口的鬼子和城墙上的哨兵,在机枪子弹打击下什么作用也没起到,两个中队毫无阻挡的杀进宣城。
城门的宽度毕竟有限,部队不可能一下都进来,池田一郎终于反应过来,指挥他的士兵向城门进攻,想把攻击进来的支那军赶出城去。宣城西城这里房屋不多,被鬼子占领后,烧毁破坏,搞的人烟稀少。
一个工兵大队本来是七百多人,但是连续作战,日军进攻太快,兵力补充不及时,部分士兵抽进作战部队,整个工兵大队只有不到五百人。
悍不畏死的鬼子是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士兵,他们刚刚起床,听到枪声都抓起枪冲出来。
池田一郎少佐认为城门狭窄,支那军不能一下进来,所以它集中了全部兵力,在三面围上来,这些进攻的中国军队要不退出去,要不等着被消灭。
可是池田一郎算不到进攻的是翟勤部队,他不同于其他的中国军队,不但火力强大,战术也十分特殊。根据翟勤命令,就是一路炸进城里。
刚刚冲上来的鬼子还没等形成密集冲锋的队形,他们迎接的就是一片手榴弹雨。这是近距离爆炸的密集轰炸,仿制德国的手榴弹,在这些专业训练的臂力之下,都在五六十米左右。
日军注重精准射击和拼刺战术,所以他们也愿意进行近战,鬼子指挥官更加自信他们的拼刺技术。但是碰上这样玩命战术,正好克制鬼子的进攻。
一阵手榴弹爆炸,就让反突击的鬼子伤亡惨重,没有形成围攻战术。进攻的鬼子被炸得七零八落,张猛和朱厚绝对是掌握了这种战术,随后进城的机枪分队立即向前扫射,让日军不能前进还击。
向前推进二十多米的两个中队又是一阵手榴弹轰炸。两次手榴弹爆炸,池田一郎的工兵大队所剩无几了,残存的鬼子转身就跑,这样野蛮的进攻他们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到怎么应付。
打开局面的张猛和朱厚,指挥自己的中队,机枪开道,手榴弹轰炸,呈扇形攻势向城南城北杀进去。赵凯和李乐指挥挥的第三中队和大队部的兵力三百来人向也在城门进入,沿着中间向城中心进攻。
当手冢省三少将接到报告的时候,一开始他并没有惊慌,因为根据侦察机报告,宣城周围没有大股的支那军,这应该是小股部队的突袭作战,自己在宣城有两千多兵力,不是少量支那军能胜利的。
攻进城里更不错,那就是包围他们消灭。可是当他给辎重兵大队,骑兵大队下令,在两侧向中间围攻,消灭进攻的支那军时候,旅团次官浅仓隆中佐跑进来:“报告,旅团长阁下,支那军已经击溃工兵大队,正在向城中心杀来。皇军顶不住了。”
手冢省三大怒:“八嘎,懦夫,命令部队顶住,后退者枪毙。”
浅仓隆中佐一哆嗦,他不是胆小之人,被旅团长大骂,感到羞愧,可是进攻的支那军火力太强大。皇军都是后勤辎重兵部队,战斗力本来就一般,哪能挡住这样的进攻。但是看着旅团长凶狠的目光,转身出去指挥反攻。
“报告”士兵冲进来喊道:“旅团长,浅仓隆中佐玉碎。骑兵大队被击溃。”
“报告,工兵大队全体玉碎,池田少佐玉碎”
手冢省三少将心头被重重的敲一下,他感到一丝恐惧,这是谁的的部队?战斗力如此强悍。这时候他才意思到自己他轻敌了。立即喊道:“传令部队向中间收拢,阻击支那军进攻。”
看着传令兵出去,他喊道:“给124联队命令,回援宣城旅团部。”
在手冢省三少将命令进攻杨林乡的部队124联队回援宣城的时候,杨林乡正面阻击阵地上的暂编12旅已经做好战死到底的准备。
翟勤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面前,赵凯说道:“大队长,鬼子在收缩兵力固守,我们没有重武器,进攻很困难,伤亡也不小。我看是不是退出宣城。”
其实自己只是骚扰作战,目的已经达到,可翟勤想利益最大化。摇摇头说道:“让程世忠监视杨林乡方向,用机枪封锁鬼子,其他部队清剿宣城。”
赵凯立正:“是”他转身去传达命令。第三中队围住鬼子。另外两个中队继续清剿全城。
副中队长韩楚问道:“队长,还是原来的办法吗?”
张猛瞪眼说道:“这还用问,大队长没说,那就老办法,继续。”
韩楚立正说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