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的祈愿

安静的位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经典小说网 www.jdxsw.cc,最快更新安静的位置文集最新章节!

    当昔日的强大如今变得弱小,当曾经健硕的身体如今变得虚弱苍老,当昔日的不善言语变成如今的絮絮叨叨,我病床上声音听起来洪亮但身体却虚弱无比的父亲啊,此刻,这些字句携着您的嘱托从键盘上缓缓流出,窗外淅沥的雨,沉甸甸压在夜的身上,空气潮湿而苍凉。

    ——题记

    1、

    父亲病了,病的很重。

    还记得半年之前的那个暑假,就在全日食那天,他老人家不顾我和姐姐的阻挡固执地颤巍巍地爬上梯子,试图换掉廊檐下烧坏了的灯泡,可毕竟已经上了岁数了,当发现自己腿不受控制地一个劲打哆嗦的时候,才无奈地下了梯子,看着我上去换,之后在收拾梯子的时候嘟囔了一句:到底是年轻人啊!

    也许在父母亲眼里,无论我们多大年龄,在他们面前还是不谙世事需要庇护的小孩子吧,用自己如今的衰老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盛年,这让我又矫情地想起小时候作文里常常用作比喻的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蜡炬燃尽,和父母从盛年迈进衰老终会生命将尽并无两样,如今在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作为儿女,是该呵护和照顾他们的时候了,但是,我,父母最小的女儿,又在哪里?几千公里的距离,只能用每天的电话线去穿越。

    回上海之后,每次和家里通电话,问起父母的身体状况,母亲都是一样的回答:都好着呢。我是家里最小的,在家的时候有哥哥嫂嫂姐姐他们在前面顶着,我是不用操什么心的,这就养成了我对家事不怎么往深处细处想的习惯,粗心的毛病怎么也改不掉,总觉得自己是有依靠的,因此在每一次和母亲的通话中我并没有觉察到什么异样,而母亲也每次都说,家里都好,不要挂念。若不是在一次通话中我多问了几句话,也许我到现在还不清楚父亲的病究竟有多严重。

    记得那天打电话给母亲,手机响了好久之后才接听的,母亲嗓子有点沙哑,在我问起家里都怎么样的时候,母亲还是说,都好着呢。但我明显地感觉母亲语速的停顿,也许就是因为这一停顿让我起了疑心,也也许是冥冥之中血脉相连的感应,我又接着问了一句:真的吗?母亲才又顿了顿说:“我还是给你说实话吧,你父亲昨天晚上住院了,具体什么情况还不清楚,等一会有结果了就告诉你。”末了母亲又加上一句,好好照顾好孩子吧,有什么事电话通知你。我记得这天是农历腊月十五。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说实话,虽然父母已经年迈,但我还没有准备好生离死别,总认为父母健在我就能永远是孩子,尽管我的孩子也已经个头比我窜出很多,但每次一想到父母,我还是觉得自己就是孩子,是父母眼里永远的小女儿。

    后来母亲在父亲脱离危险之后才对我说,父亲从过完77岁生日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住院前的两个月父亲情绪显得极其烦躁不安,总说这里也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后来才发现父亲的小腿和脚都浮肿了,才明白父亲的烦躁不安不是没有缘由的,他只是不说。

    而我,父亲的最小的孩子,却因为寒假儿子还要上课,只能在电话里问询一些关于父亲的病情,每次母亲也总是说:“放心吧,好转呢,真有事给你打电话。”并且在一次确切地听到父亲还算洪亮的声音对我说:“我已经好了,放心吧。”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而那时,父亲其实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在每天18个小时的点滴之后,浮肿并没有一点点的消散,只是在精神上和入院之前相比好了很多。医生说是年老引起的心衰和肾衰,并且除了心脏和肾之外,其他的器官也都在慢慢衰退,说并没有一种药物能根治父亲的病,所有的药物和营养药都只能做到维持现状了。

    2、

    腊月二十六父亲出院。

    大年初四,在和姐姐通完电话之后,实在忍受不了担心的煎熬,乘着老公春节休假,订了张初五回老家的火车票。初六早晨12点多到达天水车站,幸运的是有从我们县城来接人的出租车,搭乘了四个人之后很快就出发了,到家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当我迈进家门的那一刻,在一声“妈”喊出得到应答之后,也许是长时间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还没进屋,眼泪便已经窝在眼眶,好在有眼镜做掩护,家人是没有注意到的。进屋之后,看到斜靠在被子上虚弱的父亲,看到挂在窗帘钩上面的几个吊瓶,看到父亲手背上扎着的针和因为输液而留下的那些细小的针眼,还有手腕底下垫着的用来温暖冰凉液体的暖宝,看到陪坐在父亲身边一直给父亲揉因为输液而血管疼痛的姐姐,看到比暑假苍老了不少也消瘦了不少的母亲,看到脸上布满忧虑和担心的哥哥嫂嫂们,极力扯动嘴角想笑,但最终还是转过头去,甩掉猛然越过眼眶的泪水

    真的,几乎不忍心去看斜靠在床上的极其虚弱的父亲,因为浮肿,他的脸看起来比之前胖了很多,眼皮无力地耷拉着,轻轻地呻吟着,却还不忘了招呼我上炕取暖,还不忘了对我讲述他住院的时候哥哥嫂嫂是如何无微不至尽心尽力的照顾的。感动和难过一直在心底激烈碰撞,我的一辈子都好强骄傲的父亲啊,在这个时候对于孩子们一点应尽的责任和孝心,还在心里保持着一份他自己认为过意不去的感激,他似乎完全忘记了,我们五个孩子的成长,是他和母亲用盛年时不懈的拼搏,用逝去的美好年华,用额头层层叠叠的皱纹,用脸上纵横交错的沟壑,用现在的衰老和病痛的身体换来的。而他对于儿女们在自己年老体弱时应尽的责任和孝心,却是如此的感恩,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正值盛年的孩子们,怎么能不感谢父母,怎么能不分外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呢?

    在父亲靠在被子上睡着的时候,母亲捋起父亲的裤子让我看:父亲的小腿因为浮肿,皮肤看上去显得又紧又亮,手指轻轻按下去一会儿,一个深深的坑半天也消退不了,胳膊上,腰上,都是一样的浮肿,眼泪哗哗地往下流,那时候真的很希望自己有魔法,能让我的眼泪成为一个引流,让沉积在父亲身体里的水分经过我的眼睛缓缓流出,让父亲能轻松一点再轻松一点,可是,我们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疾病折磨,虽然不是疼痛,但那种整个身体又重又胀的感觉,比快速的疼痛可能还要更难受一些,除了用些利尿药和人血白蛋白之类的营养药,医生也毫无办法。

    坐在母亲的身边,仔细地端详着父亲,几个月的卧床不起,让原本就很瘦的父亲虚弱到没有任何力气站起来,哪怕只是在小院里晒晒太阳,也要借助双拐的力量,并且哥哥在一边搀扶着才能慢慢走到已经放置在最佳位置的椅子跟前,从屋里到椅子,一共不到十米的距离,要走三四分钟的时间,到稳稳坐在椅子上的时候,父亲已经累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头靠在椅背上,大口地喘着气,连挪动一下选个最舒服的姿势都不能,往往要在好几分钟之后,才能恢复一些体力,这时候父亲会长舒一口气,稍微挪动一下身体,然后重新将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让正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这个时候的父亲看起来安详而舒服。每当这时候,我的大哥总会放下所有的事情,陪在父亲的身边,静静地坐在门槛上,有时候会一直看着父亲,有时候会若有所思。

    说来奇怪,父亲尽管病成这样,但每天在和我说话的时候,古诗词会时不时地引用在对话中,听母亲说,父亲195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学校,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堪称才子,二胡,小提琴,口琴,样样都能拿得起,但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再捡起这些爱好,母亲说是文革留给父亲心灵上的阴影挥之不去。

    只在家待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我因为孩子一个人在家,母亲催着我尽快回上海,订了正月十二的票,姐姐早上返回的白银,我下午三点多的火车返上海。

    3、

    回上海一晃已是月余,父亲的病还和以前一样,浮肿丝毫也不见消散,除此之外,人也越来越糊涂了,母亲说父亲最近只是嗜睡,只要醒来就会自言自语说一些其他人听起来不着边际的话,从母亲的叙述中我觉得父亲是有点轻微的老年痴呆的症状了。

    父亲退休之后喜欢和几个老人一起打打麻将,大哥为了让父亲高兴,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作为他们的麻将室,现在父亲患病在床,不能打麻将娱乐了,只要是醒着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一定要念叨念叨,几万,几条,有时候会弄得母亲和哥哥们哭笑不得。

    母亲说,父亲的浮肿比以前更厉害了,腿肿的可怕,摸上去硬硬的,指头一按下去,就会凹下去一个深深的坑。父亲不疼,但我们谁都知道父亲难受。每次和母亲通话,听着对面的母亲絮絮地向我诉说父亲的近况,心都会酸酸的疼。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阴阳之隔,也不知道人在病重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会在阴阳分界线上苦命挣扎,我只是听母亲说,父亲经常会产生幻觉,有时候是听见大门外的鞭炮声,有时候是看见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候屋里的电视根本没开,但父亲会说电视上的画面此刻正热闹每次母亲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都无比疼痛,为父亲正在饱受的煎熬。于是,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捧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寺庙烧香,点上一株莲花灯,写上父亲的名字,希望烟雾能袅袅上升到神仙居住的地方,祈求万能的神灵能够感知并保佑我的父亲,跨过这次的劫难,少受折磨;捐款单上,写上父亲的名字,希望万能的神灵能感知父亲的善心,保佑我的父亲,跨过这次劫难,少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