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w.cc,最快更新巴山异人文集最新章节!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并非出自所谓的书香门第,但25年的工作经历,却让我养成了一个养心静心的习惯。那就是在工作之余,泡一杯热茶、捧一本好书,边饮边读,慢慢顿悟“饮茶品出茶香,读书悟出书香”的道理,达到读书品茶两相宜的忘我境界。
1991年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宣恩一个偏远的小乡工作。那时候,乡村无电视、无电脑、无手机,唯一庆幸的是,在夜间还能依稀见到几颗虚无缥缈的电灯在迷蒙的山间闪烁。每当夜晚来临,用什么来打发寂寞孤独的时光?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在萤火虫似的灯光下,暖一壶热茶,读一本好书。从此,书和茶便成了我的一对相濡以沫的兄弟和挚友,尽管六年后调到县城,这一习惯我也仍从未改变过。
我不是什么茶道品茶高手,说不出品茶那些“高大上”的道理来,我喝茶都是囫囵吞枣大口喝下,就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只知解渴解馋,不知解韵解味,但在生活的潜移默化和熏陶中,我也渐渐知道了品茶的“三部曲”我听乡下一位品茶老先生说过,品茶要分三口喝,一口试茶温,二口闻茶香,三口才慢慢啜饮,品出个中滋味。老先生一生喝过不少名茶,什么毛峰、仙芝、云雾、龙井,他都能说出一二三个道理来。毛峰鲜淳可口,仙芝清和香甜,云雾香馨醇厚,龙井香郁味甘,老先生绘声绘色的口头描绘,也挑起了我的欲望想捧着茶杯啜一口、咂一口、爽一口。
几十年的灯下漫读,我也学着老先生品茶一样悟出了品书的“三部曲”一曰浏览,了解书的大致要义,看是否适合自己去读;二曰粗读,从头至尾速读一遍,对全书有个大致了解,看对自己有何益处;三曰细品,一章一节,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汲取精华。
品好的茶,润心润肺;品好的书,韬光养晦,书和茶都给予了我无穷的乐趣和遐想,也给予了我无尽的营养和智慧。
在子夜时分,在无人吵闹、无人问津的时候,漂泊在外的我无不会心生凉意,在昏暗的灯光下,沏一壶清茶,点一盏心灯,当手指滑过飘着淡淡墨香的书页,我浮躁的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很快既入茶的清香,又入书的意境,被书和茶双重浓郁的香气包裹着、熏陶着、滋养着。
茶香氤氲在整个房间,书香滞留在整个心间。我享受着茶香,徜徉着书香,此时此刻,自己已仿佛已穿越时空,回到了那广袤辽阔的唐诗宋词元曲时代。淡淡茶香和幽幽墨香,在唐诗宋词元曲中悄然决堤,冲出闸门,在中华民族的文学长河中流淌开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我,只是这文学长河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虔诚仰慕者。默默品读这朗朗文韵,顿感自己也有了神话的超脱、唐诗的豪迈、宋词的委婉、元曲的瑰丽,情不自禁拿起笔也在稿纸上抒发自己的超脱、豪迈、委婉和瑰丽。
如果说品茶是一种情趣,那么品书就是一种乐趣。温壶、烫杯、选茶、泡茶、翻杯、敬茶、饮茶,每一个细节的情趣都溢于言表。淘书、借书、抄书、评书、藏书、写书,每一个阶段的乐趣都令人神往。就像人见多了,与其交谈二三句便知好坏,而茶品多了,也自分优劣,书品多了,也自知贵贱。不仅酒可醉人,茶和书也同样能使人醉意熏熏。“茶易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清代品书、品茶高手醉月山人的诗无不道出了我的感受。
茶之好,在其形、在其色、在其味;书之好,在文字、在义理、在精神。凭借观看茶的形状和颜色,便可略知茶叶的好坏,而书仅观其装帧是很难判定出其中的“干货”是精华还是糟粕的。书之精品,精在文中的思想,精在字里行间跳跃的智慧,精在书传递人的一种精神。没有智慧和精神的书,就如一杯无色、无形、无味的茶,即使饮得再多,也索然寡味,没有回味。
有人说,读书如读人,也如识人,尽管一生不曾谋面,但从书中也可以了解到作者的一二三。我读过当代很多作家的一些著作,从这些著作里就可以一叶知秋,仅观其文品就可看出作者的人品。读冰心,如“清明嫩尖”清纯淡绿;读鲁迅,如“云南普洱”浓酽刺激;读梁实秋,如“陈年乌龙”老练淡定;读余秋雨,如“碧螺初春”浑身芳香茶品到极致和最高境界,就会流出文化气息,书品到深处和最高境界,就会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等到茶、书、人融入一体的时候,茶已不是单纯的茶,书已不是单纯的书,人更不是单纯没有思想的人了。
这一生,我感谢茶和书与我为伍,同我相伴,在我寒冷的时候,茶和书温暖了我;在我酷热的时候,茶和书清凉了我;在我浮躁的时候,茶和书镇静了我;在我沮丧的时候,茶和书激励了我。一生中,能饮几杯好茶,能读几本好书,如醍醐灌顶,颐养灵性,悟透哲理,看惯人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那此生就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