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歌谣当代文学

北乔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经典小说网 www.jdxsw.cc,最快更新北乔文集最新章节!

      苦难与欢乐同在

    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的农民,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黄国荣的长篇小说乡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不是惟一的,却极富特色,并接近本质。

    乡谣讲述的是汪二祥这个农民大半生的生活,从故事层面来看,并无多少新意,甚至与余华的活着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来,在生命的过程中,就有许多轮廓上雷同的东西。而故事的背面,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集“痴憨与精明、软弱与坚强、欢乐与痛苦于一身的具有国民性本质”的农民形象。汪二祥和他周围的人,做着人类共有的事:活着。苦难、悲惨、绝望、幸福、企盼、快乐这一切都有,尤其是活的艰难、苦涩、无奈,黄国荣铺陈得并不少,也很有分量。但我们不能不认同这样一个事实,黄国荣的笔下立起了汪二祥这样一个有别于经典农民形象的人物。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汪二祥与“阿q”、福贵(余华活着)总同时游荡在我的脑海里,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

    阿q是个倒霉透顶的人物,陷入了人类几乎所有的困境里,基本生存欲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无家可归的惶惑、面对死亡的恐惧,一切的努力挣扎无济于事。他只能活在“精神胜利法”制造的虚幻中,成为国民劣根性的形象代言人。

    福贵是个苦难重重的人物,承受着无尽的重压。他没有理想,有的只是如同小动物一样活下去的念头。生活之于他,是被动的,其抗争也是被动的。在他的身上,我们只能看到人类迎战苦难的韧性。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汪二祥。

    汪二祥也是个依仗土地生活的农民,属于人们常说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命运多舛,黄莲般的生活像一条蛇缠了他一生。父亲的去世,带来家庭的没落;时政的变幻,让他沉沉浮浮;妻儿的失去,似一把把刀刺得他心痛;人情的冷漠,使他的生活空间总少不了冰霜可以说,阿q、福贵所遭受的天灾人祸,汪二祥无一幸免。这也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话题。

    然而,汪二祥毕竟不是阿q或福贵。他的生活中有两条河,一条是苦难,一条是欢乐,它们相互撕咬相互交融,呈时而此强彼弱时而彼强此弱的态势。这得归功于汪二祥不甘被苦难击败、善于在苦难中寻找发现欢乐的人生法则和生活策略。

    一扭头,他后悔刚才自己起得太快,刚才他坐着吃饭的地方有一个半截烟那么长的烟屁股。他很想把他捡起来,试了一下,这腰弯不下来,要是硬弯,很可能会挤破肠子。可那个烟屁股太诱人了,饭后一枝烟,快活如神仙,他太需要它了。二祥还是不怕丢脸,双膝跪到地上把烟屁股捡了起来。二祥再站起来时,骂了自己一句,狗日的,太没出息了。骂完以后,他很开心地笑了笑,好像刚才他是痛快地骂了别人。

    这是汪二祥在文革期间没饭吃时,听说进城造反可以填饱肚子,在县城招待所吃足白饭后的一个细节。我以为,这充分刻画了汪二祥这一人物的性格,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舒心一下。这不单纯是一种低级的物质刺激,它可以对苦难进行有效的消解。汪二祥对待生活如同战士对待战斗一样,该防御则防御,有了战机必定反击。

    作品中多次描写了汪二祥的梦境,这当是一种暗示,没有梦的生活,将没有快乐。当然只停留在做梦,也会与真实的快乐无缘。因而,每一次的梦,都是汪二祥突破困境的预兆。梦,对于汪二祥来说,不再是一种虚幻的精神寄托,一种逃避现实的自我欺骗。事实上也是如此,他在最艰难时,心中总有对明天的美好向往以及种种实际性的行动。由此一来,汪二祥的人生不再是苦难一路狂嚎,而是总有欢乐高歌。

    显然,汪二祥的命运与阿q、福贵截然不同的,尽管他们遭遇的苦难不相上下。

    我以为,乡谣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我们传递了一个在新意的人物信息,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一种神话一种对弱势人群惯有的评介。长期以来,我们中间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弱势群体的生活是不幸的,痛苦是他们一生的惟一色调。其实不然,无论生活在何种境况下的人,都有欢乐的一面。我们切不可以以自己的幸福标准去看待评估他人的生活质量。这当是黄国荣通过乡谣对我们的警示和忠告。

    饮食男女

    在我看来,乡谣阐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命题:食色,性也。

    千百年来,农民最渴望的莫过于“饱食终餐”毕竟,千百年来,他们被饿怕了。汪大吉、汪三富泯灭兄弟血肉亲情,处处算计汪二祥,是为了多吃多占;丁腊月与汪二祥做夫妻,是为了养活儿子和婆婆,一旦丁腊月意识到汪二祥无力承担时,她又另找了一个男人;汪二祥不事农活,在老丈人这棵大树倒了后,生活上陷入了困境,只得劝其妻云梦到上海那花花世界去当奶娘,不放心,丢祖宗的脸,都没有比能吃上饭重要了。后来,云梦成了别人的老婆,二祥想得最多的也是多要点钱,养活自己和儿子,钱到手了“他有一种胜利凯旋的感觉”;文革时,汪二祥本不想随造反运动的大流,但听说造反可以弄个“铁饭碗”从此不愁吃时,他表现得尤为积极。正所谓,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活着不吃饭不行。当菜花吃不饱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吃”这个念头,使得她与许茂法有了一笔食与性的交易。“菜花专心致志变换着各种角度啃骨头上的肉,任许茂法摸她的身子”“许茂法猪似地完了事,菜花的骨头还没啃完,也没有啃够,她的裤子拖在地上,她也不管,她仍躺在小条桌上,也不坐起来,继续啃骨头”这个场面令人震撼,却无法让人唾弃。“民以食为天”在此处得到了最好的注解。在此,黄国荣写得干净、直白,用得最多的动词是“啃”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对话,没有场景,只是一个活生生的画面。这个画面会像根钉子似地楔进读者的心里,即便有一天,忘记了乡谣的故事人物,但这根钉子恐怕难以从心上拔出。这根钉子最好的名字就是“饮食男女”

    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性了。汪二祥在为其父守灵时,面对刚有夫妻之实的云梦,欲火灼烧,他的想法很简单“他(汪二祥的爹)要生气就让他生一回吧,我憋不住了”也正基于这种想法,当他看到父亲“五七”“化库”时,没有纸做的女人,他宁愿克尚活着的三姆妈和沈姨,偷偷地做了两个纸女人写上了她俩的名字。他知道爹喜欢这俩女人,他认为这样做,是对爹最大的孝心。

    在他的一生中,似乎只愁两件事,一是吃,二是女人。如此一来,他与云梦结婚,最原始的想法就是尝尝女人味,尔后对韩秋月数十年的追求,是因为牢牢记住了当年许茂荣摸韩秋月的奶子的那一幕。汪二祥对韩秋月求爱时说道:“我打光棍十几年了,我憋得没法过了。”这可能是世间最直白也最坦荡的求爱语言了。汪二祥替许许多多备受性压抑的人狮吼了一声,撼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揪心,更钦佩他的勇气和真诚。

    许多作品,把人特别是农民这样底层人物对性的渴求和性行为,写得像粪坑里的砖头,又臭又硬,比动物之间的性活动还肮脏还野蛮,打的却是极人道的旗号,自然难还生活原始面目。黄国荣是理性的,又是质朴的,在这理性和质朴之中,显现的是人性之中对于性的赤裸而又本能的层面。这种写法是智慧的。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黄国荣唱出的乡谣,其旋律就是食与性。在这里,人们为了活下去,动尽了一切脑筋,抛弃了许多做人的尊严,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不能说他们没有信仰,没有人伦,因为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活下来。事实也是如此,生命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活的基础上。这不崇高,甚至有些低下,但却是最为现实的。在这里,性不是形而上的,而是形而下的,不与一切有关联,包括延续香火,只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活在乡谣里的这群人,我们难以判断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代表了人的原生态。因而,乡谣引导我们潜进了人最本质的那一隅,不管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它是真实存在的。

    饮食男女也好,食色性也好,之于生命,之于人生,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无法回避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是生命行走不可缺少的两条轨道。少了,生命将会颤颤悠悠,更是不完整的。食与性,本是清洁的、明亮的,受到丑恶的染指,并非食与性的过错。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本无丑恶,只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才让人觉得丑恶。

    如此一来,乡谣已非纯粹的乡土小说,而是一面袒露人性之本的镜子。

    过日子的程式

    黄国荣的兵谣不同于所谓的“农家军歌”最大的特点是充盈着浓郁的兵味。而读乡谣,扑面而来的是古朴、清雅、亲切、美感丰腴的乡情风俗,荡漾着浓醇厚实的乡土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土小说重墨浓绘民俗风情的定式由来已久。鲁迅通过社戏写故乡儿童的欢乐,而故乡、阿q正传算得上是集民俗之大成。这以后的沈从文对湘西民俗的精到描写、“山药蛋派”着墨于新旧民俗的变化、荷花淀派的田园牧歌、汪曾祺坚守民间立场从民俗中揭示美可以说,民俗风情是乡土文学赖以生存的土壤。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同为乡土文学,民俗风情在不同作者笔下的含量和审美作用差别是巨大的。

    固然,乡谣中的民俗风情占有很大成份,不失对乡间文化的显现、艺术品位的渲染和生活美的倾诉,但引起我们兴趣和关注的是——对乡人来说,民俗风情不是(或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而是过日子的程式,并没有过多形而上的东西。我以为,这回到了民俗风情的现实面目,回到了民间生活的本源。

    习俗习俗,就是约定成俗的生活模式,这如同“二祥”第一次吃“鸡子汤”一样。“按这里的风俗,媒人和新女婿上门下聘送帖子,女家招待客人的头一道礼仪是吃‘鸡子汤’。‘鸡子汤’就是吃荷包蛋,有甜咸两种,甜的就是红枣白糖荷包蛋汤,咸的是粉丝肉丸荷包蛋汤。不同的客人打不同数量的荷包蛋。新女婿上门,一般要打六只,一般的客人打三只。”是的,小小的“鸡子汤”是有讲究的,追溯其来历,必然与一种神秘文化相联系。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就平淡了许多。有新女婿上门,就得生火烧汤;新女婿进门,就得吃“鸡子汤”这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如同早上要起床走路要迈脚一样。一切的文化已退至幕后,一切的审美已无关紧要,过日子就是这样,日子就得这样过。

    诚然,所有的民情风俗的产生,都与一种文化的象征有关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化的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信息。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原先的神话成份已大大减弱和消解,更多的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原始心理。是的,迄今,人们对许多的习俗的成因和遵循的目的依然有根有据,也即民间所谓的“说法”然而,人们许多时候并不问为什么,只是顺其自然地在习俗的庇护和笼罩下生活。在人们的理念中,这就是生活,如果没有这些习俗,如果不按此程式,这日子就不算过过。

    显然,黄国荣这位乡村之子,体察到了民俗风情对于人们生活意义的另一面,并极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因而,他之于民俗风情的描述,话语是平实朴素的,甚至有些平淡。他以乡人的目光和心理去面对,用现实的笔法应和了乡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世世代代承袭不变的生活状态,并与他们看待围绕在身边的种种习俗的态度保持尽可能的一致。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乡土小说中,扑面而来的民俗风情,或探寻民间文化之根,或倾洒乡土文化之大美,或营造人物之性黄国荣则不然,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进乡村走近生活在那里的父老乡亲。

    乡谣,对江南的民俗风情进行了全方位的详尽展示,页面上流动着浓郁的吴越文化,种种“礼”跃然纸上。比如吃“鸡子汤”、迎娶中的“铺床”“媳妇进门”、小孩的游戏“打铜盘”、“放风筝”、丧事中的“五七”“举重”在一曲浑然天成的乡谣中,我们看到了那里的人们是如何过日子的。汪涵虚的殡葬仪式,在乡谣中泼墨较多,从中我们可以不难体味黄国荣的创作理想。这一天,汪涵虚的亲人披麻戴孝“寿器”、“子孙凳”、“哭丧棒”代替了他们的锄头铁锹,放鞭炮、放声大哭、磕头、“暖坑”、“吃利酒”成了他们一天生活的内容。不为别的,这一天就该这么过,就像庄稼熟了该收割、肚子饿了该吃饭一个样。作者的叙述是外化的平面的,着力于场景再现,不求情绪的氛围和人物的心理,只是把它吟成了一首乡土味、百姓味浓的歌谣。

    不错,在乡土文学历史脉络里,我们可以觅到此类的踪迹,但如此极端化而又韵味化处理的,好像没有,至少无出黄国荣之右者。基于此,即便不能说乡谣横空出世耀眼夺目,但在乡土文学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下乡土文学的一大亮点,应该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