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w.cc,最快更新长眉大仙文集最新章节!
中国从古到今有这样一群真正称得上文人的人。不管是在乱世还是盛世,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他们以血泪蘸笔,嶙峋傲骨,直书亘古不移的国家情怀和人文理想,他们前仆后继,构成一幅激荡壮美的长卷。在这幅长卷中,我们看到,孔子“述春秋,乱臣贼子惧”;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嵇康一曲广陵散,慷慨赴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李白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直到“一枝金不换,当敌三千毛瑟”的鲁迅;“拍案而起,怒对反动派”的闻一多他们的光辉篇章,他们的苦难、良知、正义和呐喊,激动我们的热血在血管里喷涌!
在当代,我最爱的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他的狂妄,他的傲骨,他的固执和自信,他的清高和真诚,与古代文人一脉相承,以其挺拔人格泰然自若于危难之中,散发出精神感召——
民国初年,梁漱溟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报考北京大学,不意未取。他回家发愤地说:“我今后一定要够得上叫北大请我当教授!”1918年,蔡元培真的电请他去北大哲学系任教授。谁人不佩服他的自信。
1942年初,梁漱溟在香港陷落,敌机弹雨之中安然打坐,人问其故,他说:“我尚有大业未成,不会遽死!”这是对死亡的嘲讽和蔑视。正像他给儿子的信中说的:“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真是狂出真性情。
抗战中,梁漱溟在重庆办学,有反“政府”之论,沈醉带特务闯进学校去查办他。梁漱溟则正气凛然,针锋相对:“我这是小骂,对你们,对抗日有好处,如果你们仍不改悔,我今后还要大骂。”浩然正气令特务也怕三分!抗战结束后,他为和平民主奔走呼号,他在南京火车上写下的“一觉醒来,和平己死了”至今还让人热血沸腾!
50年代,世人皆知的“九地农民代言人”触犯龙颜大怒的“要雅量”之争,孤胆傲世,充分展示了梁漱溟的人格魅力,其精神堪为万世楷模。
1970年,梁漱溟参加了全国政协机关对新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梁漱溟最后一个发言,他讲了两点看法:“一是,据我所知现代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其最初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宪法的产生就是为了限制个人太大的权力。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而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因此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个人的名字,包话‘林彪为接班人’的字句都上了宪法,这实在不妥。在此我声明一点,我不赞成把个人的名字,也包括接班人的名字写进宪法。二是我读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与今天的‘草宪’对照,发觉现在条文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内容少了却让我等不甚了了。比如没有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国家主席不可不设,什么人当国家主席则可以经过法定手续来选。现在的‘宪草’偏偏没有国家主席这一条,如此‘草宪’为何置国体、国统而不顾?”不趋炎附势,独立于世的傲骨,令四座咋舌,寂静肃然,空气凝滞!
接下来,在批林批孔时,梁漱溟受到江青的点名批判。但他秉笔直书,写了长达3万字的长文,文中毫不含糊地提出了“目前批孔运动中一般流行的意见,我多半不能同意。”当时政协批判了他半年,最后要他表态。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他的骨气,又一次表现得光彩夺目“虽千万人,吾往矣”!
身处乱世逆境,却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道义为己任,以良知为己任,保持高风亮节,刚直不阿,铮铮铁骨,警世撼世的呐喊,足以留传后世,震烁天下!他看不起趋炎附势的文人,梁漱溟曾作评论郭沫若的一首律诗: “淡抹浓妆务入时,两朝恩遇鬓垂丝。 曾经招对趋前席,又见讴歌和口词。 好古既能剽甲骨,厚今何苦注毛诗。 民间疾苦分明在,辜负先生笔一枝。 ”中国二十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历史该有多么失色!
梁漱溟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谁又不能说他不是一位中国文化巨人,一位凝聚超人能量和智慧的大丈夫!一个头戴西瓜帽,身穿马褂,古色古香的老人,才是中国真正男人的骄傲!
吾爱梁漱溟!